般若波蜜多心

 

  自在菩,行深般若波蜜多,照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,亦复如是。舍利子,是法空相,不生不,不垢不,不增不减。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界,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无苦集道,无智亦无得。以无所得故。菩提埵,依般若波蜜多故,心无挂碍。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三世佛,依般若波蜜多故,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。故知般若波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不虚。故般若波蜜多咒,即咒曰:揭,波,波僧揭,菩提

 

  凡人要度苦厄,了生死,成大,非从自心下手不可。但要明白自心,只依二百六十个字,已经够了。但空的道理不明白,自心的相貌也难彻了。,最主要是性空的道理,不是世人所的空,那是断空,他们误解佛法是消极自了的。今把此判分七段,用白来逐字逐句解,使世人明白空的真,不至会造。由此断一切苦厄,并可大悲平等心救世,明佛法在社会上的大用,是开世界大同唯一的法宝。

  【般若】 是梵文,我国名大智慧。因中国文字尽其,所以仍用原文,并且尊重几个字,所以不个般若,全是心的妙用。上自佛,下至众生,无不由此而成佛道,了生死,度苦厄。其性体,是不生不的金其相貌,却是无形无状的相;其妙用,乃是不可知的通神妙。个般若,是人人有分的,佛和众生都是平等的;不佛是开了般若慧,众生是有而不开,被无明所蒙住了。至于般若两个字,解却有多字,当云“通达世法出世法,融通无碍,恰到好,而又不法的大智慧。”才能尽其。因法人事等等,都是佛法。佛觉义,能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。尽了人道,才可成佛。之,入世出世,只是一心,烦恼嗔痴迷,是六道众生的心;如能空自在,不固,便是佛菩的心。所以离世法,便没有佛法;离了般若,只有作孽受苦厄的分了。

  【】 此言彼岸;因有个度字,所以假定一条生死河,众生在苦的此岸,要度到清的彼岸,用来比,不是真有此岸彼岸

  【蜜】 是到的意思,是到了果位了果位是究竟涅槃,涅槃就是清

  【多】 是上面的意思。到彼岸之上,才是究竟。在假分五步:第一步在此岸;第二步入流,是下了渡船了,是初心的人,亦是初果罗汉;第三步是中流,船在河中,如声闻缘觉;第四步到了彼岸,是十地以下的菩不是究竟;必第五步上岸,“多”舍去了船,即是舍去了法除了心,斯是了无挂碍的等和佛。

  【心】 心是什么?是个影子,不能有,不能无:所以无形段,不是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和六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相起了认识,叫做六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,所以是集起的。就是心同外境集合而起的幻影,即名幻心;心中起的道理,叫做幻法;住个幻我成个幻,于是成熟了,就有六道生死。但造成个生死的是幻心,要开般若智慧了脱生死的,是要用幻心;成到佛(涅槃),也是用幻心,你既然知道是幻的,那么就有幻心造成幻法,一切人事等等,六道生死涅槃,不是一是幻的?由此可本来没有生死,都是冤枉造作。既无生死,就用不着涅槃了,所以说诸法空相,涅槃生死等空,即是此意。但又什么分真心妄心呢?是不得已而替初学的人,其心,根本不有,不可得,又分什么真和妄呢?不幻心不能除,人事上一切的幻用不能,所以分真心妄心。真心是无心之心,何以叫无心之心呢?即是不起念,而见闻觉知仍旧了了,却无分,寂然不的,此是真心;如一起了念,分人事,而可以心不倒,亦不逐境流浪,到无心本位,此是真心。至于念念流浪,不觉渐渐入了迷途,此名妄心,但本体勿失的。部心,就教你凛的法子,用智慧照什么是心?什么是苦厄?又如何回到清无心之心的本位?所以名般若波蜜多心

  【】 有多意思:如“路”,指示我回复真心之路的;“法”,一切方法;“”,通前后的理;“契”,契合各人的机,各事的理,有几种解在二百六十个字,是文字般若,指示我们观照般若的方法;照此去做,实证实相般若的究竟,不出众生心行中事,所以是完全指我自身而的。

  此共有七个翻是唐朝三藏大玄奘所,文是简单的,是深奥的。有七,意是一的。读经当重意,不可徒在文字上死。此是替大乘菩登佛位的,表至高无上的佛境,意境只有自己得,不出的,所以叫做无字真。并不是真的无字,愿学人自己会自己的境界,到了如何地位;至于佛的境界,却不是二乘人或十地以下的菩可以知的。我们东土人,大乘根器多而厚,所以不男的女的,字不字,都喜欢读这;譬如人香,个个人知道香味好,但多半不知道是什么香;而受薰是平等的,所以不可思。以上释题竟。

  【】 定下了心,运想那个道理叫做,是已到果地成的妙,不是因地初修作,是大自在,般若的大机大用已,心无能,亦无所,是能所双忘的妙

  【自在】 是无可无不可的自在,不是自由。自由是不肯受拘束的,但境不如你的意思,便苦了。独有自在,是到能安,自然地不受境所困,一切好坏随亦不喜,苦亦不,知道他是本来空,自己有主宰的。个自在,是指大自在。

  【】 是菩提埵的称,能自己悟,再能悟人的之菩;所以是人天的导师三界的善知。三界是:(一)欲界,由人的一部分下至五道;(二)色界,指天道;(三)无色界,指禅天;是在六道中。菩分在家,出家,地前,登地,十地等,最高是一生补处,就是佛退位后,他来接位的,如此土的弥勒佛,西方的世音大士。个菩,是指十地等将登佛位的大自在菩

  【行】 心行,心中起种种妙妙行的大用,作种种自利利他二事

  【深】 不是深浅的深,是不可量的意思,遍广大,究竟无上的妙行

  【般若波蜜多】 上面已释过了,就的功行,已到究竟地,登彼岸之上

  【】 这时字关系甚大,明到了个境界的候,正是果位的候,已断除一切烦恼,度尽苦厄,没有挂碍的了。在下两句“照皆空,度一切苦厄”之后的意境,点明大自在的光景,不可草草。

  【】 朗然照,彻见无余的意思,是无功用的功用,毫不著意的照,心神会通的了

  【】 指色、受、想、行、五事蕴结不分,叫做五。此言心和外境相合,名曰色。一个色字,包括五个字在内,并且包括外面一切一切有相相形形色色,内面无相相思想方面都在内。外境原是色,而我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也是色;外色和内色接触了,就有个受;既受了,就要去想象他,是想;想到了,心中一行念,是行;出那知来,就是;所以受想行四个也是色,是幻心幻起的作用,成就种种的幻法。个五,是众生造孽受苦成立六道生死的本,但也是开般若,除气,度苦厄,了生死的工具,也就是佛菩成大度众生的工具。同要用五,只是佛菩能照本空,可以善用,不被所,众生反被所;是在,明空不明空之,不要指定不好的西,反生了偏

  【皆】 统统包尽无余,就是一切的意思不但人空,法亦空,亦空,因亦是五所以称皆

  【空】 世上的人,往往不明白空的道理,笼统说:空就是没有了。不知“空”有空、虚空、空相、空种种的分。今分两种:一空相,是有相的,如空屋,人了,空相破了,所以“有”与“空”是相的,就是世人的没有就是空了。上另有十八空,不必尽

  至于佛上所的“空”,是空,是性空,是本来空,是与一切万有相和合的,不是相的,不是没有的,是有而空的。要明白个空的意,先得明白几点:所宇宙一切形形色色,山河大地,日月星辰,下至一切用物、植物、物和我的身体,都是有相相;有我的思想、道理、人事、人情、喜怒哀,都是无相相;一切包括在内,名曰色,在因地上是空的。因以上一切色,不出一件是有独立自性的。第一有相的:拿布来比,布没有独立自性,布的,依于纱线而成;纱线不能自为纱线,必待棉花;棉花不能自有,必由种子;种子不能自种,必人工天地肥等等。不必分析开来才空,在未成布成前,及正有布有纱时,他的本身是由众和合而成;因是因生,所以无有体,求其究竟相,竟不可得,身体亦是如此。所以一切一切,无自性,无体,因生,不可得的,所以是性空。第二无相的:拿心来,心是什么?根本是不有,但只集起的是心。譬如夏天凉爽的席上,人睡得甜美之极,这时候便没有我,没有心;忽然蚊虫咬了一口得了,这觉得的便是蚊虫和我集合而起的心。此外一切都同此理,所以心也是无自性,因生,无体,不可得的,所以是性空。因此物和心,无一不是空。但是有而空,是幻有的,是性空,和一切一切分不开的;不是心物之外另有个空,也不是个是空,那个不是空的。所以到色,即不能离开空;到空,就不能离开一切色。但要明却是生幻有,又知道个空是因地本来空,是性空,非眼耳可以见闻,其义实空。

  既决定知道一切一切是本空而幻有,那又何必取当他是呢!但世上一切人事,如何可,我仍随缘应付;不是麻木无心,只是勿住,行云流水的到自在,才是真心空。佛空是个道理,世上盲目妄加批不可惜!世人果能明空,自然心勿取,那得心,嗔恨心,痴迷心,自不会深入,天下没有极端的争了。佛法不是社会上最大的利益,有什么迷信可呢!又修行人往往有口禅,:“莫著了空!”是怕他著空,正因他根本不曾明空,在空有二上作道理,格外搅扰不清了。所以明空破色,破色心空,是断苦厄的第一法

  【度】 超脱的意思,就是登彼岸之上,法了也

  【一切】 所有,尽无余,凡有相无相,人我法我种种苦厄,尽包在内

  【苦厄】 身上的痛苦,心上的不安,有相无相,粗,都是苦厄。其全由心起,我果无心,苦在何?心果无,厄在何?不是不知,不是不受;因有智慧知道本来空,能知而有若无知,受而等于不受;譬如两个人同受苦,一个不住,甚至苦上加苦,因苦成病;一个却无所,心不著意,便无苦厄了。

  以上四句判为总持分,是第一段,三藏十二部一切法,持无量,亦是此经纲领。通了四句,就明白心宗旨了。照此做去,自然度苦厄,了生死,出三界,成佛道,乎有余的了。凡不明心要的人,在文字上会,不肯从自心上会;弄得没有,只好今日求佛,明日求法;下此者,求福,求神通,死要一个有相的凭据,离佛道更了。深入迷途,不可痛!

  【舍利子】 佛弟子的名字,即是舍利弗;在声乘中,他是智慧第一

  【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,亦复如是】 首四句是一个意思,色空不二的道理。初不异,没有两的,是方便的;后即是,是就是一个,不能分的,是究竟金截,毫无犹豫。色一个字,不是代表五外面宇宙万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内。因宇宙万有,就没有离了我的性海,同一体,尽是色;而我的受、想、行、,是无相相,也是色。内外两种色,都是因生,无自性,无体,不可得,根本是性空。是幻有,竟不可得的,所以即色即空,并不是色之外另有个空。参透上面所的空,就知道个意了。所以心的形形种种,亦是五;而色的形形种种,全似空的乱起乱,如影的一幕一幕,是有而不可得。你莫把四句看作玄妙,是极普通极常的道理。你只明“一切是因生,无自性,无体,不可得,所以是性空”。不但色如是,受、想、行、也如是;不但五如是,宇宙万有的有相相,和下面一切法,如十八界,十二因,四法,六度万行的智得等,是无相相,一切皆复如是的性空。但是凡夫有,所以色不异空;二乘又空,所以空不异色;有菩未曾会通不二的,所以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是破他的法。倘明白法也是本空,就了无挂碍的了。

  以上七句判色空分,第二段,用以会通色空不二的道理

  【舍利子】 要点到本来上,在要关了,故又呼其名而告之,是重的意思

  【法空相】 法是什么?是心影,是心中起的种种道理。如果没有象,也就没有心没有法了,所以是因生、生而不生,无自性,无物,不可得,本来是空,不是造作出来的空。古人:心生法生,心,心既是幻,法是真!法是一切法,就是一切心。世上的人,是以心心,以法法,不知本空,遂当他有,彼此固住了,争就此多了。个相字,字解,下面正点到不生不的原理。

  【不生不】 佛上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一句,知宇宙一切一切我的思想五等等,都是不生不的。因一切是:(一)不自生,如上面布不能自生布,是无自性的,须赖和合而生。(二)不他生,不是靠他不能离我个布,所以也不是他生。那么是(三)共生的了?不!也不是共生,因两面也都是生,两无体,只是一个偶合,所以也不是共生。(四)不无因生,在的假相,似乎是生,但必由因成果;没有可以成布的因,就没有成布的果。以此推,一切一切是不生的,有相,是生而不生的。既不生,即不;但在的假相,却有个假,只是不自,如布成灰,布不能自;不他有火不能离了布;不共,不无因,都是一个理,可以推想得到的。

  【不垢不,不增不减】 因不生不,所以垢、增减、短、是非、好坏、来去,一的都是因分生,统统是幻有不可得,所有的相,本来是空相;因世事无一不由相而成,苦也由相而立。倘知根本是因生,无自性,无体,不可得,根本是生而不生,不过暂时个虚妄相,那又何必执为实体呢?既不有,亦不有;即一切法,离一切法;既此用,离此用;心如空万里,包一切,自在无住,此是法空相的本来面目,亦即无心可心的本来面目。但众生久已不知的了,有全不知者是六道众生,半知者是二乘,知而未者是菩,都是有挂碍。所有五部,有此岸,有入流,有中流,有彼岸而未登岸上种种。以上五句,判本来分,第三段,修行人最要一点,切勿忽

  【是故】 此是决定的口气

  【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】 既明白了空中的道理,那么空之中有什么体可得呢?“无”字有两个解:一是无有,是根本不有的意思。二是毋的意思。因为现有幻相,但竟是无,毋庸取以为实有而生法,添烦恼。所以五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)、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、六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是十二入,再加上六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共十八界,都是不可得;因生的,无自性的,无体的,不可得的。然而人既有此幻身,自有幻心作用,不能断;佛菩也要用以度众生,救世无量苦,我人正要用此以开般若,了生死,出三界,不圣人明白本来空,所以无法;众生迷了,遂生倒,是众生的大挂碍。因众生,挂碍在具足多分嗔痴,鬼道挂碍于多分的,畜道挂碍于多分的痴,魔道挂碍于多分的嗔,人道挂碍于半分的嗔痴,天道挂碍于少分的这贪、嗔、痴三毒,都由六根六而起,只一空字可以化除一切烦恼挂碍。化除了,当下即是菩提;所以烦恼菩提,同是西。

  【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】 缘觉(即辟支佛,是不曾到佛法而借因缘觉悟的)取十二因法而生挂碍,他不知道法空相。既是因,可生不,但伊不能明空,被法见缚住了,不得自在。那十二因即是:一、无明:是去的根本烦恼,只要碰到了。就是下去的意思。二、无明行:行是行,做种种或善或的行。三、行缘识:由于去的行,而世受胎的一念,是因认识而成果的。四、识缘名色:在胎中已有形体而有名色。五、名色六入:是六根具足,可以和六的了。六、六入触:是出胎后于一切有所接触了。七、触受:接触之后,就受苦受而生种种感。八、受缘爱:如成年以后,就有盛的欲。九、爱缘取:有了欲,就想去取得,心去四面求。十、取有:取得就有了,是有成就的果位。十一、有生:是成立了,生生不已,入未来。十二、生老死:有生就有,一切本是梦幻泡影,变灭,老死是一段生死的果。但只是无明未,再来一,生生世世转辗不已,遂有六道回,是无明作祟。乃至两个字,是由无明跳至老死,中略去十位。十二因,位位都依据无明作主,不知皆是妄心幻法起,根本无有。尽者,极也,就是无之极也,言无亦无有也,是绝对不可得的意思。所以无明非有体,如空中,梦中事;梦中非无,及至梦醒,了不可得。可惜众生不能断无明,缘缘而下,无有期,无非是惑苦。缘觉虽已悟到十二因,原是假有的一合相;但以是定法不移,所以法而生挂碍。

  【无苦集】 是声闻执取四法,而生挂碍。苦、集、、道,是名四,就是四种重要的道理。苦是身心逼迫不安。众生身有三苦:老、病、死。心有三苦:、嗔、痴。后世有三苦:地、鬼、畜生。更有三灾八苦、坏苦、行苦、苦苦、不知足苦、不安命苦、心无寄托苦,是苦。却是三界六道生死苦果,无不由心和境集合而成,是集是消的意思,断一切苦,到清。因为结业无生死的患累,灭谛。但要除那集合的苦,必得有个道理,道是正道;做到正道,必要助道,助其离一切苦,到涅槃是道。声闻执此法究竟,所以分段生死,或者可了,易生死却不易了。倘明本来空,知此四法,不生;不但是果上色空,是因上色空,不必取,便无挂碍了。

  【无智亦无得】 是菩的挂碍。菩萨执取六度万行法,以确有智慧可得,有众生可度,有佛可成,心中不免具此波蜜的行相,微的法不曾,所以不到究竟涅槃地。从前阿难问佛如何是烦恼种性?佛行六波蜜行是烦恼种;如我能布施,因他人不肯布施而生厌恶,是烦恼种;我能持戒等等,因见别人不能持戒等等,心生恨,是烦恼种。就是弥陀见浊,是名染法,染糊涂了。况且有智无智,都是幻心作用,分别为二。同是性空,更有何法可得?世尊昔在燃灯佛所得佛授,成无上菩提,世尊当并不取以为胜,因知道性空!无少法可得,不菩提而已。所以菩必到法无我的候,才是挂碍尽。

  【以无所得故】 总结一句,极言上面五、十八界、十二因、四法、六度智得一切本空,仔推求,无所得。以上十三句判法用分,第四段,空了之后,般若法用自然启,也不受法了。

  【菩提】 称就是菩,此指已登佛位的明心菩,又名开士、大士;又译为勇猛,堪以荷担如来事的人

  【依般若波蜜多故】 他因依自性的金般若,能超登彼岸的故,所以有下面实证的受用。我们应该知道修行不是利,更不能名,名利是生死最毒的;名利的心不死,永无出的日子。因此因地要正,要在自性上打算,老老实实,真参究,决不要在神通奇特,出玄妙上求,不住生死的。菩尚不能离开般若,何况我,离了般若之外,更有何法?是成佛的根本条件,肯向条法上走的,才是有智慧的人,此生决可成就。

  【心无挂碍】 个心,是毫无挂碍,人空法空,寂灭轻安的大自在心,出世一切一切皆量等虚空,无有边际,包万有,了无挂碍。心且不有,挂碍何依?苦厄安在?

  【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倒梦想】 心里既是空无,白天没有想象,夜自无乱梦,正如千眼千手,照十方,倒?凡人恐怖,先有一个得失心,就是有我的果,正是六道生死的种性。如能心空法空,登于佛位,两个生死已了。菩再来世,是大悲愿力,不是力,自然没有恐怖,倒梦想,都离了,到了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的境界了。

  【究竟涅槃】 涅槃是清的意思。二乘人是有余涅槃,不是究竟;究竟涅槃是佛位,名无余涅槃,涅槃亦不可得。所成了佛,也没有成佛的法。本来涅槃是生死的,既本来没有生死,亦安有涅槃,不同是个假名了。是菩的果德。

  【三世】 无论现在佛,去佛,未来佛,包括三世一切佛,不已成未成,都是一体平等。迦弥陀是果上佛,我和六道众生是因上佛,性自平等,所以不可自弃,也不可人。

  【依般若波蜜多故,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】 三世佛,也无不由此法而得无上菩提。一切大智慧,无不由自性佛母所生,生是启的意思。个得,正是无得之得;必得心中了无所得,然后本来的面目斯得。此无人,无我,无众生,无寿者,寂然不,而妙用恒沙,由此启是佛的果德。阿耨多是无上,三藐是正等,三菩提是正;就是无上正等正,是言佛的意境。你想佛也不能离此法,众生可自外,另途径,倒!所以不自求而他求,都是因地不正,适以自

  以上十句判果德分,第五段,是到果德地位,一切挂碍才算尽,才是究竟涅槃,都赖观空成就,并无法。又以上可算是上半部心专说此法无。下面再翻身个无虚,金刚经说:“此法无无虚。”要人不要执实,也不要虚,正般若无住的妙用。若再深一层讲,心既不有,法于何依?既没有法,更不到无无虚的了。所以,涅槃生死等空

  【故知般若波蜜多】 以下是入无虚,点明一知字的妙用。知字是灵照知,表明悟后的意境,仿佛是有;不知知字也是法,也是性空,一生,暂时的法用,即是知而无知,生而不生;所以不明无生的道理,就不能知真空的道理。前一空字,是般若的体;此一知字,是般若的用。所以表般若的至德,无可形容,无可言表;至此言道断,心行处灭;惟有神会,惟有赞叹,正是冷暖自知的候。

  【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不虚】 六句是赞叹的辞句。咒是密意,以决定如是曰咒,如速曰咒。以无所不包之大;以无所不通之神;以无所不照之明;以无可比无可再加之无上;以竟平等之无等等;空不偏空,有不著有,于寂无住的性体中,能启恒沙妙用。六祖云:何期自性本不生,本不动摇;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。前之体,此无虚之用;故能除一切苦,真不虚。你想世上的人,没一个人没有挂碍的痛苦,哪一个人能离了佛法,佛法又何曾迷信呢!

  以上七句判为证知分,分第六段,要亲证才知个境界,不是靠文字可以得知的。所以得知的必要真参究,从自性上用功,是不借来考证罢了。之,心通才是最大神通;但心不空就不能通,不通就不能明,不明一切智慧被无明所覆,不能启一分是心到了真空的境界,自然有多力量;不是有苦再除,却使一切苦厄无所依附,根本无苦厄的了。

  【般若波蜜多咒,即咒曰:揭,波,波僧揭,菩提】 梵咒本来不的,因怕持的人着了解,反而添知,心乱了。但此是自利利他的,不能忘众生,离了大悲本愿。姑将咒略述一二:揭,是去呀!度去呀!波,是向彼岸度去呀!波僧揭,是彼岸大家度去呀!菩提,是速速到菩提呀!以上六句判密分,第七段,只有自己知道,没法出口的意思。

  佛的三藏十二部,个心,心内精。大凡人有七个心,每每自己不知道的,那六个是六道心,每日流勿停;忽而天道心,忽而人道心,又忽而三道心,是无主的逐境流浪心。下等的人,并且不知道什么是叫做心,中等的人才知道善心心的分心,上等人是多有向上的心,可以得人天的好果。有第七个心是空心,是无上的心,是无住的心,是有主的心,是清自在的心;个心不是修到是不会知道的,二乘人和乘菩也不会知道的。佛:微生虫到可去,只是火里不能去。众生的心到,只是不肯向般若上去,就是不知道那第七个心。个心是出世的心,明了个心,去成佛就不了。众生在此岸,是六个心,超登彼岸,便是那第七个无心的心,正是毫无挂碍的心了。但人不从六个心上下手,就不能出世,要从烦恼上参透,挂碍上打开,方可成佛。譬如人已落在泥坑里,必要从泥里拔出来,所以世法正是出世的粮。人先要明白烦恼是什么?是我的六个心。你且息下了,心空无著,才那无心的心了。从来修佛道的人,以是出世看得,不得理他,平就不在人事上心,于做人道理全不究。孝悌是根本,忠信是法用,是尽人道的根基,正是成佛的本。大乘佛法,首重根本,所以能一路直入,一竿到底,中不会背忘道,自入歧途。你想五都空了,那根已断,名利心又附在何呢?所以奉世人读经要照去做,第一步求得明心的法,一深入,到了相,自然般若开了;第二步有了法,在人事上磨扫荡习气;此无退,直到成佛。但此生只可性成佛,除净习气,得多世,不用功下去;不过见性后,就世世不退了。是文字般若,指示我的法行;自作行,即是照般若;启般若后,到自性,开了智慧,相般若;此时归宗唯一的路,由此永断无明,了脱生死。文二百六十个字,足以有,实证菩提,菩与三世佛,均不能出此范。此经虽有七经义实是不二,万法以一,更破一以宗,无心可心,无。世尊法四十九年,不曾一个字,就是点明一切性空的道理。愿行者从自性的道理上会,不要在文字的道理上会。把心空了,才可以和心相印,是印心